当前经济形势下,硫酸需求量难有较大增幅,我国硫酸行业将长期面临产能过剩的形势。未来,硫酸行业要加快淘汰落后装置工艺、开发高值产品、推广先进设备和高效催化剂、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好硫酸作为原材料的优势,以硫酸企业为中心引入下游产业,以解决硫酸销售和运输难题。这是中国硫酸工业协会在日前召开的行业年会上针对硫酸行业发展提出的建议。
产能过剩施压市场
中国硫酸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廖康程介绍说:“今年我国硫酸行业在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开工率骤降,随后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总体来看,一季度后,上游硫黄市场先抑后扬,下游磷肥价格相对坚挺,推动了硫酸市场回暖。但其他下游市场运行疲软,而硫酸产能大幅增长,对后期市场走势带来隐忧。”
硫酸行业规划报告显示,2019年底,我国硫酸总产能为1.24亿吨,产量为9736万吨,闲置产能2750万吨,产能过剩率为21.2%。预计在2020~2023年,将有1000万吨的新建硫酸产能投产,此外还有300万吨左右的拟建项目投产时间尚未确定。
需求方面,2019年我国硫酸表观消费量9572万吨,同比下降0.8%,连续第三年小幅负增长,进一步证实了我国硫酸消费已步入平台期。
“‘十四五’期间,需求增长基本停滞,新建产能持续投产,我国硫酸行业将面临长期产能过剩的形势。”廖康程说。
报告显示,由于硫酸产能过剩,市场持续低迷,多数硫酸企业效益不佳,普遍挣扎在盈亏平衡点附近,无力在科技创新和安全环保等领域加大投入。
产业结构全面优化
廖康程表示,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增速放缓,但经济结构正在全面优化,硫酸各个下游行业的产业布局、产品等级等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升级,硫酸落后产能的淘汰和先进产能的新建将会同时进行。“利用好硫酸作为原材料的优势,以硫酸企业为中心引入下游产业,将会全面解决硫酸销售和运输难题。”廖康程说。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国硫酸产能和产量增速明显放缓,原料结构出现较大变化。据统计,2019年,治炼酸产量占总产量比例达到38.4%,较“十二五”末期增长7.2个百分点;硫黄制酸占比42.8%、硫铁矿制酸占比17.3%,均有明显下降;其他制酸占比1.5%,基本持平。
从消费结构上看,随着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节奏的变化,“十三五”期间我国硫酸消费量步入了平台期,同时需求结构也在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化肥耗酸量不断下降,而钛白粉、氢氟酸等化工产品的耗酸量逐渐上升。
从新旧产能置换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建硫酸产能2570万吨,占总产能的比例约21%,其中新建冶炼酸产能达到1660万吨,占新建产能的64.6%;累计退出硫酸产能约2500万吨。“新旧产能的高效置换,让一些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装置加速淘汰,同时也促进了硫酸原料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支撑了国内硫酸设计、设备制造、催化剂制造等企业的进步,推动了硫酸行业装置水平的整体迭代升级。”廖康程表示。
加快开发高值产品
“我国经济的全面升级对硫酸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大量下游企业对原材料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发烟酸、试剂硫酸和电子级硫酸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因此硫酸行业发展发烟酸、试剂硫酸和电子级硫酸等高附加值产品,既是满足经济升级的需要,同时也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廖康程指出。
据介绍,目前我国仅有巴斯夫在国内的一条电子级硫酸生产线,产能为1.2万吨,同时还有一条电子级生产线在建。其余高端芯片制造用电子级硫酸则全部依赖进口。“预计到2020年国内电子级硫酸需求量将达到15万吨。目前,多家企业都在规划电子级硫酸项目,尤其是本身有三氧化硫资源优势的硫酸厂。”廖康程介绍说。
廖康程也提醒硫酸企业,在加快建设高端产品项目的同时,还要注重研发更加节能的设计工艺。例如可通过降低填料塔高度来缩短泵的扬程,减小风机的阻力降,进而提升节能效果;通过对锅炉的改进,提高蒸汽压力,进而提高热能利用效率;选择高效节能、清洁环保、运行稳定的技术和设备。此外,企业还要注重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以及物流水平。
“随着未来几年新建冶炼酸装置投产,我国硫酸的流通量将会再上一个台阶,因此要适当发展铁路运输,探索‘公铁联运’模式提升物流水平。另外,随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扩大储罐容量既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议价空间,同时也能保障生产装置的稳定运行。”廖康程说。